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歷史珍聞

【重推】抗戰(zhàn)歷程的生動記錄

2024-09-03 17:30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重推】抗戰(zhàn)歷程的生動記錄

盧溝橋 資料圖

延安新貌 劉瀟

  岳亮

  編者按 美國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的《中國在反擊》一書,以日記的形式,記載了史沫特萊1937年8月19日從延安出發(fā),到1938年1月9日到達漢口的全部過程,作者客觀地敘述了自己在中國的見聞和經歷,這是一部難得的歷史記錄。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是美國知名記者、進步作家和社會活動家。1928年底,36歲的史沫特萊遠渡重洋來到中國,親眼見證了中國革命的風云變幻。1937年1月,史沫特萊到達向往已久的延安,近距離接觸了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和軍隊。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陜北數萬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華北,奔赴抗擊日寇侵略的最前線。史沫特萊獲準跟隨八路軍上前線,成為八路軍中第一個外國隨軍記者。《中國在反擊》就是她深入前線和八路軍共同戰(zhàn)斗的真實記錄。史沫特萊以親歷者的視角、細膩的筆觸向世界介紹了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的真實情況,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他們在聞所未聞的困難條件下戰(zhàn)斗”

  抗戰(zhàn)初期,中國在物質基礎上距離日本有較大差距。八路軍在敵占區(qū)與武裝到牙齒的敵人進行殊死搏斗,其條件之艱苦難以想象。史沫特萊一路走過的地區(qū)物資匱乏到連普通的粗紙也買不到,“沒有植物油或動物脂肪,沒有鹽,沒有燃料”。八路軍常常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僅能依靠小米和其他有限的補給維持生存。“有時,任何蔬菜都沒有。糖,則簡直沒有人聽說過。”八路軍戰(zhàn)士都在經受著饑餓的考驗。史沫特萊的警衛(wèi)員全都有過一連幾天吃不上飯和一連幾星期、幾個月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的經歷。日軍作戰(zhàn)時有卡車、飛機和各種高效的運輸工具,而八路軍卻只有驢、馬、少量的騾子,幾乎全靠兩條腿走路。史沫特萊不得不痛心地寫道:“他們在聞所未聞的困難條件下戰(zhàn)斗,沒有過冬的衣服,沒有足夠的糧食,沒有錢。”但是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卻沒有讓八路軍退縮,他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照樣行軍,照樣作戰(zhàn),不停地迎著暴雪和狂風向前行進”。

  八路軍保家衛(wèi)國的昂揚斗志深深地感染了史沫特萊,盡管她既要忍受著工作條件的艱苦,又隨時面臨著戰(zhàn)爭可能帶來的死亡,但卻堅定地認為這是她一生“最愉快、最有意義的日子”。她在日記中寫道:“我寧愿選擇每天一碗米飯的這種生活,也不想要‘文明’社會能夠給我的一切。”

  “我們活動在人民群眾之中”

  七七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明確指出,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關鍵在于使已經發(fā)動的抗戰(zhàn)“發(fā)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zhàn)”。在山西,八路軍繼承了紅軍既是戰(zhàn)斗隊,又是工作隊、宣傳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所到之處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史沫特萊注意到,八路軍每到一個地方,首先都要嚴明紀律:必須保持住房清潔,離開以前應該打掃;如果睡在門板或稻草上,門板和稻草必須歸還;借東西要還,如果有遺失與損壞,應該報告,由連隊賠償……八路軍與人民的親密關系為其贏得了極大的社會聲望與信任。史沫特萊感慨八路軍不同于其他中國部隊,他們“常常能把一個城鎮(zhèn)的全體居民都動員起來,包括婦女、兒童和老人,用他們所能用的一切武器打擊敵人”。史沫特萊不止一次遇到準備去參加八路軍的人,他們在八路軍的領導下成立自衛(wèi)隊、游擊隊配合部隊作戰(zhàn),成為八路軍的后備力量。山西五臺山地區(qū)一支1200人—1500人的游擊隊,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發(fā)展到1萬多人的規(guī)模。山西的民眾剛開始對八路軍不夠了解,一看到軍隊有些人就嚇得躲到深山里去了,而當知道來的是專門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共產黨部隊時,他們中的很多人立刻動身往家走,把藏起來的東西拿出來招待八路軍。

  八路軍的行軍路線從未被老百姓泄露,彭德懷向史沫特萊解釋這是因為“八路軍像魚,人民像水。我們活動在人民群眾之中”。史沫特萊也通過此行搞清楚了八路軍是依靠什么力量堅持下來的:“領導著這支軍隊的共產黨人的主要力量,從來不在軍事,而在于和人民親密無間的有機聯(lián)系。”雖然八路軍的人數很少,“但是他們的力量卻在人民群眾齊心協(xié)力的支援下而大大增強。”

  “這支軍隊是中國和亞洲的希望”

  抗戰(zhàn)以來,中國共產黨成為引領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一面旗幟。從渡過黃河的那一刻,史沫特萊就已經意識到八路軍會和華北人民留在一起,組織他們、武裝他們,堅持到底,直到把日本人趕出去。朱德告訴她:“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戰(zhàn)斗不止,直到我們的國家全部解放,再沒有一個敵軍士兵留在我們的土地上。”彭德懷告訴她:“無論發(fā)生什么情況,這支軍隊絕不離開華北人民。”

  史沫特萊認為,“有八路軍士兵的地方就有防線”。正如毛澤東指出,八路軍在山西的“拿手好戲”就是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zhàn)。八路軍的指戰(zhàn)員每時每刻都在觀察,等待戰(zhàn)機,他們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把敵人分割成小股,再分別消滅他們,有效地牽制和打擊了日軍。八路軍在山西的堅持抗戰(zhàn),讓國民黨的將領也為之敬佩。當史沫特萊在臨汾采訪衛(wèi)立煌如何才能守住山西時,衛(wèi)立煌則說“依靠把人民組織起來和武裝起來”,這樣如同出自八路軍的回答讓史沫特萊感到很意外。衛(wèi)立煌絲毫不掩飾他對八路軍的贊賞,“那可是一支好軍隊,他們有最出色的不怕死的戰(zhàn)士!”他甚至豎起大拇指向史沫特萊示意“共產黨人可都是這個——”中國共產黨的絕不妥協(xié)、八路軍的絕不屈服,“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保衛(wèi)中國”,在全民族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讓史沫特萊深切地感受到,哪怕是一個最普通的八路軍辦事處,也是“今日中國凄涼、苦難荒漠中的一塊綠洲”。她由衷地相信“這支軍隊是中國和亞洲的希望”。

  《中國在反擊》是一部生動的歷史記錄作品,它不僅記錄了中國的抗戰(zhàn)歷程和成果,還展現了中國軍民的英勇和堅韌。1938年夏,《中國在反擊》在紐約和倫敦同步出版,西方世界得以深入了解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真實面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為這本書寫了序言,稱贊這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因為它報道了八路軍在山西北部進行的給中國帶來新希望、給中國各條戰(zhàn)線送去新戰(zhàn)術的那最初幾場戰(zhàn)斗”。史沫特萊用自己的筆,向世界宣傳了中國的抗戰(zhàn)精神和革命理想,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作出了寶貴貢獻。

 ?。ā吨袊诜磽簟?,〔美〕艾格尼絲·史沫特萊著,北京出版社出版)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