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惟吏治貴有實效,奉行務去虛文。外省自督撫以及各州縣,皆有應盡之職守。而州縣為親民之官,凡教養(yǎng)大端,能盡一分實力,則百姓受一分實惠。加以督撫綜核得宜,自然令行禁止,有月異歲不同之象。乃外省政務,非不遵循成憲辦理,然浮文常多,實惠殊少。
——清·訥親轉(zhuǎn)自《皇朝經(jīng)世文編》
這是清朝吏部尚書訥親給皇帝上疏中的一段話,說的是虛文的危害。他指出:外?。ㄖ傅氖蔷熤獾牡胤剑?ldquo;浮文常多,實惠殊少”,一些政策也只是轉(zhuǎn)發(fā)文件,實際遵行的十無一二。
古代中國政府的行政管理,準確說就是上下文件的管理。上面的政策措施,通過文件下發(fā),下面的請示報告,也通過文件上傳。大量的公文往來,促進了兩個部門的膨脹。一個是書吏。公文繁冗,需要大量撰寫、謄抄和管理文件的人員。所以,無論什么衙門,都有專門的幕友和一大批書吏,從事文件起草、謄抄和管理。一個縣級衙門差不多有數(shù)百個管理文件的書吏。另一個是郵遞。大量公文不斷在上下衙門中快速傳遞,即使是最邊遠的地方,也要保證文件迅速送達,要有暢通完善的郵驛系統(tǒng)。
但是,通過公文進行的管理,效果是不敢恭維的。公文在上下衙門間空轉(zhuǎn),真正的問題卻沒有有效地解決。曾任甘肅和陜西巡撫(相當于省長)的陳宏謀在《與各屬論治》中說:“然亦有名雖奉行,實未曾行者。即如每奉部文,層層轉(zhuǎn)行,上下衙門,案將成帙。似乎已經(jīng)奉行,而士民則尚不得知,地方何從受益?總由上司以轉(zhuǎn)行為了事。州縣以發(fā)房為了事,即出告示,亦只在于城門通衢。遠鄉(xiāng)士民,何能遍觀盡識?出示之后,官亦全不照應。”
上面發(fā)下來,下面再轉(zhuǎn)下去,需要百姓知道的,就在城門張貼公示,遠鄉(xiāng)百姓也看不到。文件走到了,就算任務完成了。
他還在《申飭陜屬不閱文稿檄》中說:“官民之聲息相通,專借文書。官衙之斟酌可否,先在稿案。案頭片紙只字,皆關生民休戚。”他認為陜省民淳事簡,上下文稿,尚不甚繁。即使官員件件檢閱,也不至于目不暇給。但官場習氣認為,長官分身無術,不可能親自閱讀。所以對上司所行之文,本衙回復之稿,均未細閱。
“來省相見,止就眼前之事,強記略由。細加詰問,茫無以對。叩詢別件,則以想當然之詞作莫須有之對。甚至謊稱尚未奉到,其實奉到許久,竟未寓目?,F(xiàn)在應行查辦之件,有本部院前次所行者,杳不記憶。即近日所行者,亦不記憶。上司雖有美意良法,由院司遞行,尚系空文。”
陳宏謀批評的現(xiàn)象肯定是真實存在的。官員認真閱讀公文和辦理公文,本來也是本分之事。但官員不看文件,也有很多原因。謝振定在《飭吏八則》中就說“凡有憲札,事無巨細,輒以參揭套文,重加申飭。連文累牘,嚴示而不信行,無怪州縣一切皆視為具文。”這類沒意義的公文,何必浪費時間去認真閱讀?不如交給專門的幕友書吏去處理算了,官員騰出時間干更緊要的事情。
繁文縟節(jié)本來就是古代官場長期存在的嚴重弊病,而繁冗空洞的公文,當然是繁文縟節(jié)的組成部分。明朝公文繁冗,連朱元璋都看不下去,下詔要求精簡。在沒有現(xiàn)代打字、打印和復印技術,公文的一筆一畫都需要人工用毛筆工楷謄抄,紙墨筆硯都很稀缺緊張的古代,泛濫的公文當然是基層極大的負擔。高級官員與其要求屬員勤看公文,還不如通過精簡文件,把無病呻吟、不切實際的繁瑣公文砍掉,給下級官員和衙門減負。
?。喊l(fā)芾)
?。ǜ拭C紀檢監(jiān)察網(wǎng)官方公眾號)
- 2024-04-23絲路驛馬起名主打文藝范 一生“奉獻”都安排明白了
- 2024-04-232000多年前,邊塞戍卒工作日記薄里都寫了些啥
- 2024-04-17《農(nóng)耕探文明》解碼什川古梨園
- 2024-04-16舊時蘭州人冬天踏冰過河太驚險 幸而建起黃河第一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