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wǎng) >> 甘肅文化 >> 歷史珍聞

古人開學也交學費穿校服 儀式感甩出現(xiàn)代幾條街

2024-03-14 17:00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古人開學那些事兒

  走過新年,春天正來,沉浸在寒假時光里的莘莘學子又背起書包開始新學期的校園生活。知識經(jīng)濟時代,但凡遇上開學季,各地學子都會搭乘不同方式的交通工具,帶上書包行李和父母精心準備的零食特產(chǎn)重返校園,為實現(xiàn)理想而逐夢他鄉(xiāng)。

  然而古代受生產(chǎn)力制約,既沒有火車飛機,也不具備自駕出行的條件,遠途讀書十分辛苦。但是,古人開學卻遠比今天莊重,從離家之前到入校以后,全程透著滿滿的儀式感,委實把現(xiàn)代社會的開學模式甩出幾條街。

  自古至今,入學皆需準備學費,這既是對授業(yè)教師辛苦付出的酬勞,也是對知識有價的一種詮釋。古人將學費稱之為束脩。作為六禮之一,束脩早在孔子時代就已施行,《禮記·少儀》中有言: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或獻人。束脩也是古人開學時繳納學費的最早溯源。古代學生繳納的束脩一般以實物為主而鮮有錢幣,因為古代生產(chǎn)力落后,多數(shù)寒門學子只能以物代之。此后,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貨幣發(fā)行量逐年增加,束脩也慢慢改為銅錢或銀兩。

  現(xiàn)在的學生開學后都會收到校方準備的校服,不但款式相同,而且形制也幾無差異。其實,古人為表示對讀書人的尊重,也在開學前準備一套正式的校服,名曰“青衿”。“衿”的本意是指漢服的交領,而青衿就是青色交領的深衣?!对娊?jīng)·鄭風·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應是“青衿”一詞的最初來源。“青衿”作為校服的代名詞由漢初學者毛亨首次提出,他在《毛詩故訓傳》中說,“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其后,北周的庾信在《謝趙王賚息絲布啟》一文中再次說“青衿宜襲,書生無廢學之詩;春服既成,童子得雩沂之舞”。由此可見,古人開學穿青衿,猶如今人返校穿校服,有著同工異曲之妙。

  校服和學費準備妥當?shù)耐瑫r,還要帶足路費。古人出行艱難至極,徒步返校少則數(shù)天,多則數(shù)月。所以,古人游學需要足夠的路費方能成行。這筆費用,古人稱之為“盤纏”。因為古代的銅錢基本為中間有孔的金屬硬幣,古人在出門辦事之時,常用繩索將錢幣成串吊起來,把銅錢纏在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安全高效,因此古人將又“盤”又“纏”的旅費比喻為“盤纏”。

  一切準備就緒,開學便可提上議程。各地學子會背上書包奔赴遠方,古人把這樣的書包叫做笈囊?!墩f文》中對笈的解釋是,從木,及聲,讀若急,字亦作笈。多用竹、藤編織,用以放置書籍、衣巾、藥物等。這便是新式書包的雛形。

  現(xiàn)代形式的開學流程基本是報到制,即為登記辦理入學手續(xù),舉辦一場隆重而龐大的開學典禮,此后正式開啟學習生涯。但古代開學的儀式卻更為莊重,主要包括正衣冠和開筆禮兩大環(huán)節(jié)。而開筆禮又分為朱砂開智、描紅開筆、擊鼓明志三個部分。如朱砂開智時,授業(yè)老師會把蘸有朱砂的毛筆在學子眉心處點上一個紅痣,寓意學子自此啟智明理;再如描紅開筆時,學子們會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開寫入學后的第一個字;又如擊鼓明志時,學子們依次排隊走到鼓邊,擂鼓的同時高喊人生理想。

  由此來說,古人開學前的準備工作與今天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正是因為這種對知識的渴求和對人生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才使得歷朝歷代從不缺乏博學大儒,他們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因而能夠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

  劉中才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wǎng)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