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記憶】
柳色依依 陌上花開
陳曉紅
春和景明,不知不覺間,時光已進入春分至清明兩個節(jié)氣間這一段秀美的日子。
春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四個節(jié)氣。唐朝詩人徐鉉在詩作《春分日》中寫道:“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xù)云。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這是作者在春分日寫下的有關自然物候、時令節(jié)物的抒懷作品,其中“春色正中分”詮釋了春分節(jié)氣的含義,因為春分的“分”字正是“平分”之意。
最早在《堯典》中春分被稱為“日中”,在《禮記》中被稱為“日夜分”;而在《春秋繁露》一書中解釋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立棄均而寒暑平”,因此,春分這一天是晝夜等分的日子。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古人在傳統(tǒng)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恰又在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所以春分在古時又被稱作“仲春之月”,是真正意義上冬季遠去,春天的降臨。從天文學角度上講,春分這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自這天以后太陽直射位置繼續(xù)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于黑夜,南半球與之相反。從氣候角度上看,春分之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進入了明媚的春天。也就是詩人說的“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的景致了。
在春天的甘肅大地,從隴南山地到隴東、隴西黃土高原,從河西走廊到甘南草原,低緯度到高緯度的階梯上正在鋪開一幅不斷推移的柳色依依、陌上花開的春色遞進圖。清朝的方仁淵在詩作《春分日有感》中寫道:“黃鶯繞樹聲猶澀,翠柳含山色漸勻。風日晴和天氣好,馬蹄踏遍隴頭塵。”作者在這里細致地描繪了被春風撫摸過的隴原大地上油菜花、杏花、櫻桃花、迎春花等競相開放的絢麗與旖旎。
在元代人吳澄編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春分三候”的第一候是“玄鳥至”:玄鳥就是體態(tài)輕盈的燕子了。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的候鳥。此時的燕子已經開始大規(guī)模地回到北方來。唐朝詩人錢起在《賦得巢燕送客》中說:“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意思是說含情脈脈的燕子們在春分之際告別南方、翔歸北方的情景。第二候是“雷發(fā)聲”,第三候是“始見電”。隨著春分節(jié)氣的到來,人們逐漸能在天空見到久違的閃電,聽到隆隆的雷聲了。唐朝詩人元稹在《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有:“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的詩句,此時“好雨知時節(jié)。”的綿長細雨又開始潤澤山川大地了。
二十四節(jié)氣早在先秦時期就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也就是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節(jié)氣來作為正式進入春季、秋季、夏季與冬季的標志。據文獻記載,關于春分節(jié)氣的習俗在我國已經流傳了四千多年了,主要有“民間祭祖”“送春牛”“吃春菜”“放紙鳶”和“立蛋”等習俗。
在《禮記》中有“祭日于壇”的記載。在周朝,到了春分這一天,皇帝要親自帶領著大臣們去東邊的日壇祭日,以求一年的陽光普照與風調雨順。“民間祭祖”習俗大約成熟在魏晉時期,人們多會在春分節(jié)氣期間祭祖。
“送春牛”的習俗來源于上古時期人們“催耕迎春”的習俗。“催耕迎春”習俗是為了迎接傳說中人面鳥身的掌管莊稼收成的神“句芒”的,后來就演變?yōu)橛佑猛林瞥傻南笳鬓r事的土牛了,這個土牛就是春牛。有文獻記載,到了唐朝,在北方地區(qū)又有了專門在春分日給每家每戶送春牛的“春倌”。“春倌”手里拿著用紅黃兩色紙張疊制、在背面書寫了許多吉祥話語的春牛圖走進千家萬戶,也意味著把一年的如意吉祥送到每個亭臺院落中,那些吉祥話語就是后來的“春倌詞”。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人在做“立蛋”試驗,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吃春菜”“放紙鳶”的習俗也是因春天勃發(fā)的自然現象和氣候特點而約定俗成。清代詩人高鼎在詩作《村居》中寫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描繪了一幅草長鶯飛、花紅柳綠、紙鳶漫天的春意圖。
總之,春分節(jié)氣是蘊含著平衡、復蘇與希望的節(jié)氣。
- 2023-03-23非遺在我 執(zhí)此一念
- 2023-02-21【旅行日志】陽關內外 故人不絕——走進敦煌陽關博物館
- 2023-02-16【古韻甘肅】崇文尚讀的平涼書香門第
- 2023-02-09詩意的生態(tài)美學表達——紀錄片《青綠甘南》在央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