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甘肅旅游精品線路

【小隴畫報·163期】“道源圣地”崆峒山:冬日雪景伴云海飄渺如仙境

22-11-28 11:13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劉姍

  一場球賽,讓平涼市涇川縣走紅出圈。原本默默無聞的隴上這座小縣城一夜之間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這里,還有被稱為“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更是享譽海內外。

  平涼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就在涇河流域創(chuàng)造了比較先進的農耕文化。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取“平定涼國”之意,置平涼郡,平涼之名自此始。

  平涼境內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yī)學文化獨具魅力。

  崆峒山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huán)抱,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道源圣地”“西鎮(zhèn)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峰巒雄峙,危崖聳立,林海浩瀚,煙籠霧鎖,溪流清泉,如縹緲仙境。崆峒山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在蒼松翠柏掩映中,香火繚繞,一派道教神山,佛門勝地氣象。

  相傳廣成子修煉得道于此山,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前來向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yǎng)生之術;秦皇、漢武亦慕名登臨;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都曾在這里留下詩詞碑文,為這座道教名山增添了文化氣息。

  崆峒山佛、道、儒三教并存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共尊共榮的宗教搖籃。亭臺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布諸峰。凝重典雅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堪稱中國古建筑和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

  這里既是道源文化圣地,也是有文獻記載的第一個圍棋對弈之地,更是崆峒武術的發(fā)源地。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眉、昆侖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被譽為中國五大武術流派之一。

  2003年,國家郵政局發(fā)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觀——皇城、彈箏峽、塔院、雷聲峰組成的《崆峒山》特種郵票,登上了“國家名片”。

  自1994年以來,崆峒山獲得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國旅游行業(yè)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國十大道教文化旅游勝地”和“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桂冠。

  崆峒山萬木蔥蘢,流水潺潺,植被茂盛,云海翻滾,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余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

  冬天,雪落崆峒,漫山的霧凇銀裝素裹,茫茫云海,山巒起伏,云遮霧繞,道源圣地若隱若現,恍若隔世,似人間仙境,目之所及,秀氣橫溢。

  雪霽,登臨崆峒,望旭日東升,彩霞映紅山間,云霧隨風翻滾,像云彩縹緲,纏繞在山腰之間,彌漫開來,又如一條仙女的白絲帶……絢麗而有詩意。

  行走其間,聽山風吹動林木颯颯作響,掛在廟宇屋檐上的風鈴也清脆作響,聲聲入耳,心中豁然開朗。

  羊肉泡、暖鍋、燒雞、酸湯饸饹面、秦皇包等崆峒美食,精選當地原料,薈萃南北廚藝,成一家之風流,可謂一菜一世界,色香味俱全,使你流連忘返。

  正在興起的煤電化冶、智能光電,平涼紅牛、平涼蘋果,平涼旅游,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綠色開放的幸福新平涼,正一步風景一路歌,把綠色發(fā)展的夢想播進人心、灑滿山川。

  本期小隴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啦,關注《小隴畫報》,了解更多甘肅美景、人文歷史、獨特民俗,咱們下期再見。

  本期小隴畫報 攝影 徐振華 文字 屈杰文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