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wǎng) >> 書香隴原 >> 聆聽書香

朱元璋十講

22-12-09 09:06 來源:中國青年網(wǎng) 編輯:張?zhí)m琴

  【基本信息】

  書名:朱元璋十講

  作者:陳梧桐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月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在忠實于歷史事實、全面吸收朱元璋研究的科學成果的基礎(chǔ)上,以講座體的形式和通俗的文筆,從十個方面,對朱元璋一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引起重大爭論的問題進行了客觀闡述,最大程度地讓普通大眾了解中國歷史上這位聲名顯赫又與眾不同的“草根皇帝”。

  【作者簡介】

  陳梧桐,著名明史學家。1935年11月出生于福建安溪。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985工程”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兒國學》雜志主編、中國明史學會顧問、朱元璋研究會顧問。出版有《朱元璋研究》、《洪武皇帝大傳》(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朱元璋大傳》、《晚明悲歌:大明王朝滅亡之謎》、《黃河傳》(第一作者,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明史十講》(第一作者)等多部著作。參編、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多部。1992年獲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

  【樣章試讀】

  第九講

  復興以華夏文化為主干的傳統(tǒng)文化

  一、尊孔崇儒,制禮作樂

  明朝建立之時,面對的是元朝統(tǒng)治者實行蒙古文化本位的基本國策,導致以儒學為主干的傳統(tǒng)文化阻滯不前的局面。為了振興傳統(tǒng)文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重中之重便是尊孔崇儒,制禮作樂,重新確立儒家的獨尊地位。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儒學取得獨尊地位,成為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經(jīng)過魏晉南北朝,道、釋興起,儒學受到嚴重挑戰(zhàn),但在唐宋又復鞏固其獨尊地位。到了元代,忽必烈雖附會漢法,但仍堅持蒙古本位的國策,從而構(gòu)建起獨特的內(nèi)蒙外漢的政治文化二元復合體制。在這種體制之下,作為傳統(tǒng)文化核心主干的儒學被邊緣化,喪失了獨尊的地位,儒士也被邊緣化了。元仁宗延祐年間復開科舉,明令“明經(jīng)內(nèi)《四書》《五經(jīng)》,以程子(程顥、程頤兄弟)、朱晦庵(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注釋為主”,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被定為官本,使理學完成官學化的過程。但蒙古本位的基本國策未變,理學并未變成官方治國的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chǔ),儒學與儒士邊緣化的境況沒有改變。

  明朝剛建立,朱元璋即于洪武元年(1368)二月下詔以太牢(牛、羊、豕三牲齊備)祀孔子于國子學,遣使詣曲阜祭孔,并鄭重誡諭使臣曰:“仲尼之道,廣大悠久,與天地并,故后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盡禮,修其祀事。朕今為天下主,期在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儒學重新恢復了其獨尊的地位。

  為了樹立儒學的崇高地位,朱元璋大力提倡尊孔崇儒。他在登基的次日,即下詔召元代最后一位衍圣公、國子祭酒、孔子的第55世孫孔克堅入京朝見。四月,孔克堅入京朝覲,朱元璋說:“爾祖明先王之道,立教經(jīng)世。萬世之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實有賴焉。”并賜田2000大頃(折合民間官田6000頃),賜宅1區(qū)、馬1匹,月給米20石。十一月,詔以孔克堅之子孔希學為衍圣公,品秩由元代的三品升為二品,賜鐵印,置衍圣公衙署,以其族人孔希大為曲阜世襲知縣,立孔、顏、孟三氏教授司,立尼山、洙泗二院,并免除孔氏子孫及顏、孟大宗子孫的徭役??紫W每年入京朝覲,都受到特殊的禮遇,“會班亞丞相”??紫W死后,其子孔納襲封衍圣公,當時丞相已廢,他每年入京朝覲,都可乘坐驛站的車船,召見時位列文臣之首。十五年四月,詔令全國通祀孔子。五月,京師國子監(jiān)落成,又釋奠于先師孔子。到第二年二月,據(jù)諫官關(guān)賢的報告:“國朝崇尚儒術(shù),春秋祭享先師,內(nèi)外費至巨萬。”尊儒之風,盛極一時。

  儒家的學說之中,宋代的程朱理學在先秦儒學的外王之外,著力解決內(nèi)圣問題,使內(nèi)圣與外王有機地貫通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而精致的理論體系,因而也更加適應(yīng)在戰(zhàn)亂的廢墟上重建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因此,朱元璋對程朱理學的提倡更是不遺余力。登基之后,朱元璋繼續(xù)任用元末朱學在浙東金華(婺州)的傳承人物,讓他們參與國家大政的決策,或禮樂制度、文化教育事業(yè)的建設(shè),進一步確立程朱理學在思想界的統(tǒng)治地位。如金華朱學的正宗傳人柳貫、黃溍的弟子宋濂,自召至應(yīng)天,即除江南儒學提舉,受命教太子讀經(jīng),尋改起居注,恒侍朱元璋左右,備顧問;明朝建立后,歷任翰林院學士、贊善大夫、知制誥、《元史》修撰總裁等官,除為朱元璋謀劃建國方略外,還參與禮樂制度的制定,“一代禮樂制度,濂所裁定者居多”。師從鄭復初受濂洛之學、繼承“儒先理學之統(tǒng)”的劉基,奉召至應(yīng)天后,除不時“敷陳王道”之外,還為朱元璋削平群雄、平定天下獻計獻策;明朝建立后,歷任御史中丞、贊善大夫、弘文館學士,封誠意伯,參與制定律令、完善科舉制度,編定“戊申大統(tǒng)歷”和《大明集禮》。柳貫、黃溍的另一個弟子王祎,洪武初年受命參與禮制的制定,并與宋濂共同出任《元史》總裁官,與之一起將金華朱學“文道合一”主張寫進《元史》的《儒學傳》;《元史》修成后,擢為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又奉詔預教大本堂,教太子和諸王讀經(jīng)。元代金華著名理學家許謙之子許存仁,受命出任國子學第一任祭酒長達10年之久(包括吳元年),對樹立程朱理學在教育部門的主導地位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還通過各種途徑,大力提倡讀經(jīng)。他反復告諭群臣:“道之不明,由教之不行也。夫《五經(jīng)》載圣人之道也,譬之菽粟布帛,家不可無。人非菽粟布帛,則無以為衣食,非《五經(jīng)》《四書》,則無由知道理。”他除經(jīng)常命儒士為皇太子、諸王和文臣武將講授儒家經(jīng)書外,還規(guī)定學校生員必修《四書》《五經(jīng)》。北方經(jīng)過長期戰(zhàn)亂,經(jīng)籍殘缺,洪武十四年四月朱元璋特地頒賜《四書》《五經(jīng)》于北方學校,“使其講習”,還特命國子學祭酒許存仁教授生徒應(yīng)“一宗朱子之學”,“令學者非《五經(jīng)》、孔孟之書不讀,非濂洛關(guān)閩之學不講”。在國子監(jiān)與各府州縣郡學均立有一塊臥碑,上刻幾行大字:“國家明經(jīng)取士,說經(jīng)者以宋儒傳注為宗,行文者以典實純正為主”,“不遵者以違制論”。全國的科舉考試,一概從《四書》《五經(jīng)》中出題,以程朱注疏為準。舉國上下所有思想言論,都被納入程朱理學的軌道。

  儒家思想、程朱理學的內(nèi)容非常龐雜。朱元璋對它的利用是從維護、鞏固君主專制的需要出發(fā)的,凡是符合這個要求的便積極加以提倡,不符合這個要求的就加以拋棄。孟子是儒學的“亞圣”,他的著作歷來被當作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朱元璋讀《孟子》,見《離婁》篇有“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等幾句話,“怪其對君不遜”,大怒道:“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乎?”下令撤去孟子在國子學孔廟中的牌位,規(guī)定“有諫者以大不敬論”。刑部尚書錢唐抗疏入諫,說:“臣為孟軻死,死有余榮。”后來才又恢復孟子的牌位。但是,朱元璋對《孟子》中那些有悖君權(quán)神圣的語句,還是極為不滿。洪武二十七年(1394),特命老儒劉三吾編輯《孟子節(jié)文》。劉三吾按照他的旨意,將《盡心》篇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梁惠王》篇的“國人皆曰賢,國人皆曰可殺”一章、《離婁》篇的“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一章、《萬章》篇的“天與賢則與賢”一章,以及“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聞?wù)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等,甚至連引自《尚書·湯誓》的“時日曷喪,予與汝皆亡”,都統(tǒng)統(tǒng)刪去。全書總共刪去85條,只留下170多條,然后刻版頒行全國學校,規(guī)定刪除部分“課士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wǎng)版權(quán)稿件,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wù)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wù)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wù)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