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wǎng) >> 甘肅文化 >> 歷史珍聞

古史萃丨錯字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2024-08-26 11:20 來源:新甘肅

  原標題:古史萃丨錯字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學生時代,誰還沒背過《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但你記得課文中寫的是“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還是“于‘斯’人也”?

  最近,知乎上一則帖子引起了熱議。有網(wǎng)友發(fā)帖稱:自己非常清晰地記得是“斯人也”,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說,課本上,甚至是古文里,都是“是人”,他就有點蒙了。此帖一出,網(wǎng)友們也蒙了,絕大多數(shù)的“70后”“80后”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所學所背的課文就是“斯人”;也有少數(shù)“90后”“00后”表示課文就是“是人”……

  如果是“是人”,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記憶偏差?如果是“斯人”,在課本里能否找得到?無論是“是人”,還是“斯人”,由此引發(fā)的考證與探討,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敬意。

  其實,從某種角度說,錯誤書寫也是歷史的一部分。比如:故宮里很多宮門匾額的“門”字并不帶勾,看上去像個“錯字”,而這背后有特殊的原因;成語“信口雌黃”的由來,就與古人寫錯字有關(guān)。

  爭議與考證  是天將降大任于“是人”還是“斯人”?

  針對網(wǎng)友關(guān)于“斯人”與“是人”的爭議,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工作人員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教材,自1961年收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文章以來,歷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們也查閱了眾多古籍,查閱的結(jié)果也是“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對于為何一些網(wǎng)友出現(xiàn)“斯人”的群體記憶,編輯部工作人員表示,這確實不清楚,不過“斯”和“是”兩個字,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這”的意思。

  不過,也有記者多方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和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中,都曾出現(xiàn)過“斯人”的版本。

  換句話說,起碼在一些網(wǎng)友的記憶中,他們學到的的確是“斯人也”。

  孟子曰“是”  追隨孟子的人可能聽岔

  華東師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剛專門從事《孟子》學史和《孟子》傳本研究,他表示,從版本??钡慕嵌葋碚f,“是人”是對的。

  桐鄉(xiāng)市鳳鳴高級中學語文教師陸晨華家中收藏了不少古文書籍,他說,相對權(quán)威的古書,如漢代趙岐注的《孟子注疏解經(jīng)》以及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jīng)典《十三經(jīng)》,上面記載的都是“是人”。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一位資深教授表示,正版的《孟子》書籍里都用“是人”,只是少數(shù)書籍在引述孟子的話的時候出現(xiàn)了變異。

  而有趣的是,王耐剛對周圍的親人和學生展開了一次調(diào)查,結(jié)果讓他吃驚的是,即便是中文系的博士生,認為是“斯人”的比例也占到了五成以上。

  有記者也在身邊作了一個簡單的調(diào)查,10個人中有9個認為“斯人”是對的?! 楹?ldquo;斯人”版這么流行?王耐剛解釋說,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孟子》傳本都是“是人”。但古代還有一種流傳經(jīng)典的方式,那就是口口相傳。因為“是”與“斯”二者同源,意又相近,很有可能就是民間口口相傳產(chǎn)生了偏差。另外,古人引用經(jīng)典時,也有一定的隨意性。

  浙江古籍出版社資深編輯路偉表示,“是”作為“這”的意思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很少用了,因此人們可能對這種用法相對陌生一些。

  教育部統(tǒng)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此前曾發(fā)微博表示,大家讀作“斯人”可能是因為這個詞在許多名詩名篇中出現(xiàn)過,并且生活中“斯人已逝”這些常用的表達使我們對“斯人”這個詞較為熟悉,也感覺更有“文氣”?!?/p>

  故宮門匾有“錯字”  “門”字為何不帶勾?

  從某種角度說,錯誤書寫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帝王執(zhí)政與生活的場所。故宮內(nèi)宮殿建筑數(shù)量眾多,而懸掛于各個宮殿外部的匾額,則是解讀建筑名稱和功能的重要裝飾物。這些匾額的書寫風格多屬于楷體,其筆畫工整、規(guī)矩有法度。按照楷體的書寫慣例,“門”字須帶勾。然而公眾去故宮參觀時,會注意到很多宮門匾額的“門”字并不帶勾,最后一筆豎直而下即完成書寫,似乎為“錯字”。以紫禁城中軸線各宮門為例,無論是前朝的午門、太和門,還是內(nèi)廷的乾清門、坤寧門等,其匾額上的“門”字均不帶勾。這些“門”字之所以被“錯誤”書寫,其原因多與紫禁城防火避諱相關(guān)。

  從科學角度講,建筑匾額上的“門”字是否帶勾,與建筑本身是否會著火并不存在任何關(guān)聯(lián)。然而南宋臨安城玉牒殿(存放皇家族譜的場所)火災事件,使得“門”字帶勾成為防火避諱。

  據(jù)清代學者俞樾所撰《茶香室叢鈔》記載:南宋都城臨安玉牒殿某次遭受火災,火勢蔓延至殿門。有大臣向皇帝稟報,說是因為殿門匾額上的“門”字帶勾才招致火災。于是皇帝下令摘下殿門的匾額,扔到火里燒了,玉牒殿的火災也很快被撲滅了。此后的明朝,無論是南京還是北京的宮城城門,其匾額上的“門”字都不帶勾。

  另據(jù)清代學者倪濤所撰《六藝之一録》及馬撲《談誤》記載,明代書法家詹希源在書寫南京太學集賢門匾額時,寫“門”字帶勾,自認為可顯筆畫遒勁。不料明太祖朱元璋看后大怒,認為這一勾阻擋圣人賢士發(fā)展之路,于是下令把“門”字的勾削掉。清末文人趙汝珍在《古董辨疑·雜辨》中對此分析認為,“門”字帶勾,不僅不利于招納賢士,而且也是火災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

  那么,“門”字不帶勾是否真的可以避免火災呢?答案是否定的。如紫禁城最早的火災發(fā)生地點就是午門。據(jù)明代文學家沈德符所撰《萬歷獲野編》記載,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正月元宵節(jié),午門外舉行鰲山(用彩燈疊成的類似巨鰲形狀的山)燈會,不料有爆竹引燃鰲山,進而使午門著火。而午門內(nèi)的太和門在歷史上數(shù)次遭受火災,其中光緒十四年(1889年)的火災最為嚴重。當時,在貞度門(位于太和門西側(cè))值班的兩名護軍將洋油燈掛在貞度門的東山墻后檐柱上,燈火烤著了柱子,引發(fā)大火?;饎莺芸煜驏|蔓延,燒毀太和門、昭德門及相鄰的多座庫房。這場大火在兩天后才被徹底撲滅,清廷出動救火人員多達7000余名。

  古人寫錯字也有“修正液”  “信口雌黃”就是這么來的

  寫錯字的時候,現(xiàn)代人有修正液等修改,可是古人提筆錯字的時候怎么解決呢?這就要從“信口雌黃”說起了。

  “信口雌黃”里的雌黃,其實是一種橙黃色的礦物,一直作為民間畫工的黃色繪畫顏料。除此之外,雌黃還常被當作修改液,勘誤典籍。古人造紙時,會用黃檗(黃柏)染紙。這樣可以防止蟲蛀,紙也會因此變得微黃。因為顏色和紙張相近,覆蓋力也不錯,雌黃就成了古人涂改錯字時的好選擇。

  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比較四種抹改錯字的方法:刮洗錯字,但此舉會令紙張受損;貼紙條遮蔽,則容易脫落;用粉涂抹,遮瑕效果不佳;唯獨雌黃最有效,一涂就把錯字遮去,更不易剝落。

  《齊民要術(shù)》中也記載,古人將雌黃研磨成粉后加入動物膠或蛋清,將其制作成雌黃丸。寫錯字的時候,只需要蘸點水就可以進行涂抹了。

  北宋以后的造紙技術(shù)得到改良,人們用漂白麻纖維來制紙,制造出來的紙光滑瑩白,耐久性好,受到許多士大夫的喜愛。

  從此,黃紙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作為它的配套好搭檔,雌黃也就由校勘工具逐漸衍生成更改事實之意。如《晉書·王衍傳》中記載:“王衍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wǎng)版權(quán)稿件,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