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古韻甘肅】
“岷州八景”之洮水流珠
冬日的洮河(資料圖)
賈學(xué)輝
洮水流珠,為古“岷州八景”之一,指冬日,洮河隨河漂浮形成的奇觀。因洮河在東流北回中分南、北兩股,流往臨潭術(shù)布、洮濱、王旗、石門、羊沙五鄉(xiāng)鎮(zhèn)地域,故將洮河沿岸各地均稱為地域景色的洮水流珠名勝。
每年冬至前后,千里洮河上就會流淌著晶瑩剔透的圓潤冰粒,岷縣人把它視為天賜吉祥物——洮水流珠。臘月初八的丑時一到,人們便拿上干凈的碗、盆、罐到洮河里去“請”流珠,將這天賜靈物請回來后,放在院中央的案頭上等到天亮后,全家人團(tuán)聚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觀賞,有“流珠大,裝不下;流珠小,收成小”的說法。凡是哪一年洮水流珠來得早,數(shù)量多,去得遲,次年一定是個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豐收年。
洮水流珠的成因,說法極多。有曰:洮河,從白云飄渺的西傾山脊的托禮嶺源出,經(jīng)危崖峭壁、插天奇峰,像一幅懸掛的銀幕,又如一條狂怒的蛟龍,從萬仞危崖、巨峰交錯之處飛馳而來,激起萬斛水滴,在高空中不斷地被寒冷凜冽凝結(jié)成冰雹似的冰珠。若噴雪吐銀,飛珠散玉,灑落在河底流淌,撞擊形成洮水流珠。
又曰:數(shù)九寒天,洮河源頭山高氣冷,寒氣逼人,終年積雪不化,滴水成冰。在那密布懸泉、縱橫溪水匯集處,河道狹窄,冰封河面特早,冰層厚達(dá)二三米。在封凍的河面下水流奔湍,不可遏抑,激起層層浪花,不斷猛沖冰層,再經(jīng)重重暗礁、聳峙怪巖的拍打,雕磨成冰珠。經(jīng)歷反復(fù)滾動,澎湃流淌,在河面寬闊之處沖出冰層,成團(tuán)、成片、成簇躍伏水面,成為金彩耀目、璀璨無比的洮水流珠。
查閱百度“洮水流珠”詞條,只因洮河流域上游溫差懸殊,晝夜不同,早晚各異。流域內(nèi)河水平均深度為一至兩米,站在岸邊觀賞,可見河底鵝卵石隨粼光波動,處處魚翔淺底。并且由于水質(zhì)清澈和相對落差,特別是秋冬季節(jié),河水清淺碧透,陽光直射。河底的鵝卵石白天吸收溫度,夜晚釋放熱氣。當(dāng)河底的鵝卵石釋放出的氣泡,一遇低溫便凝結(jié)成一簇簇,一團(tuán)團(tuán)的冰珠,浮上河面。每當(dāng)旭日東升,滿河皆是晶瑩剔透,圓潤如豌豆的冰珠,俗稱“麻浮”。每逢寒冬臘月,生活在洮河岸邊的人們趁早將麻浮攬回家中,然后拌上面,下入鍋中,煮熟后,便成了面珠。此面食外觀為面珠,食時面內(nèi)盈水,成為洮河岸邊人們食用的一種季節(jié)性特色食品,當(dāng)?shù)厝擞幸谎欧Q,叫“珍珠面”。
關(guān)于洮水流珠的成因,歷來眾說紛紜,其中有說法為:“起于西傾山激浪之說”。據(jù)《岷州志》記載:“洮水源出西傾山之北,地高流急,冬不易凍,激為冰珠。”就是說,洮河從發(fā)源地甘南州境內(nèi)碌曲縣西南的西傾山北麓與其支脈李恰如山南麓的代富桑草原,分南北兩源匯合東流,經(jīng)碌曲、夏河、卓尼、臨潭縣,至岷縣茶埠急轉(zhuǎn)向西北,出九甸峽后,穿臨洮,于永靖縣劉家峽匯入黃河。全長673公里,流域面積2.55萬平方公里。每年冬至到六九前后,洮水浩如煙海、穿峽出谷,其激起的水花在空中受奇寒凍結(jié)而成,景象甚為壯觀。令人驚異的是,在數(shù)九寒天,很多河流已結(jié)冰封凍了,洮河里卻流淌著一簇簇、一串串渾圓晶瑩、玲瓏剔透的冰珠,這便是“洮水流珠”。
【相關(guān)鏈接】
清代的岷州八景
潘碩珍
定西岷縣(古稱臨洮縣,岷州),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古臨洮城及岷州衛(wèi)城,夾在三山(金童山、岷山、東山)二水(洮河、迭藏河)之間。明清時期,狄道縣、洮州和岷州都重視旅游文化,以洮河為紐帶,分別打造了狄道八景、洮州八景和岷州八景。岷州八景有明代岷州八景和清代岷州八景兩種說法。由于歷史原因,一些景觀不復(fù)存在,甚至連照片都沒有保存下來,如今我們只能在詩文中想象其昔日美景。
《岷州衛(wèi)志·藝文》收入明代岷州副使江奎寫作“岷州衛(wèi)八景”詩,使后人知道古岷州八景為:岷山積翠、洮水流珠、東坡晚照、西嶺晴云、疊藏長虹、城南古剎、龍?zhí)队吃?、布和天泉(在岷州衛(wèi)城西郭)?!夺褐葜?middot;藝文》收入清代岷州同知汪元炯、道光年間詩人許建勛、李國選歌詠岷州八景的詩歌,知道“岷州八景”另有一種版本,分別是疊藏長虹、東坡晚照、岷山積翠、洮水流珠、西嶺晴云、南峰積雪、北岸溫泉和龍?zhí)队常┰隆?/p>
疊藏長虹:原城郊公社劉家堡今名長虹村,是疊藏長虹的縮稱,位于疊藏長虹橋(窎橋)西頭。疊藏長橋,在城東二里,明成化二年(1466年),岷州守備韓春創(chuàng)建,明孝宗弘治年間移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岷州守備葉天植又移建于天然石磯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岷州同知汪元炯捐資重建,同治初毀;同治十年(1871年),知州呂恕重修。立有5個石墩,橋長約二十丈,因形似雨后彩虹,美麗壯觀,故稱疊藏長虹。晚清岷州舉人包文炳撰文說:“水曰疊藏,橋曰長虹。”《甘肅省岷縣地名資料匯編》記載:“一九二四年修筑了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吊橋’,即長虹橋,為岷州八景之一‘疊藏長虹’。”
東坡晚照:東照村就是東坡晚照的縮寫,位于周家崖和香坊崖之下,在甘川公路以東,火燒溝、香坊崖和周家崖都是它的自然村。香坊崖上有劉亞元附會蘇東坡修建的蘇亭,“亭在東坡之上,前臨二池,余弟世綸所筑。”
龍?zhí)队吃拢横褐菪l(wèi)城東五里龍王臺洮河轉(zhuǎn)彎處的水潭里,每逢秋高氣爽的三五之夜,水面上蕩漾著銀色的月光,清澈見底。岷州衛(wèi)城以東的張家灣、龍王臺和包家堡子合稱龍?zhí)洞?,村名取?ldquo;岷州八景”之一的龍?zhí)队常┰隆J妨嫌涊d,“又東北流五里經(jīng)龍王臺下,明郭之祐曾建橋于此,所謂洮上東橋(洮河?xùn)|橋)。臺上有郭公祠、龍王廟,久就湮矣。臺下有龍王潭,每大旱,州牧下牌索雨,龍?bào)@而輒得甘澍也。”
岷山積翠:據(jù)《岷州志·山水》記載:“岷山:在城北一里。江水所出,洮水經(jīng)其下,土色純黑,四時有雪,不生草木。其西麓接四川界,相傳神禹見長人,受黑玉于此。上有玉女祠。”《太平寰宇記》載:“岷山在縣南(應(yīng)為北)一里,山土黑無樹,西有神女祠,洮河經(jīng)其下,禹見長人受黑玉書處。”朱家溝西側(cè)為玉女峰,與金童山南北對峙,山坡平臺建有玉女祠,早就變成瓦礫遍地的廢墟。洪武十二年(1379年)二月,明太祖朱元璋“遣使祭岷州岷山玉女、洮水諸神”,親自撰寫了《祭岷山玉女洮水諸神文》。
西嶺晴云:雨后天晴,山色如洗,云彩格外潔白。汪元炯《西嶺晴云》:“晴巒高峙接三臺,五色天衣次第裁。只恐仙人來往處,手持鸞尾掃層臺。”二郎山共三個平臺,“五色天衣”指五彩祥云,此詩描述的西嶺晴云與二郎山有關(guān)。二郎山古名金童山,既有道教廟宇,又有道士修行的三清洞。今岷陽鎮(zhèn)西云村,是西嶺晴云的縮稱,位于二郎山西麓,包括龔家堡、水泉和白馬街3個自然村。
南峰積雪:景點(diǎn)在今十里鎮(zhèn)南小路村硯瓦坪依附的南山,與洮河北岸的岷山對峙,因光照不足,積雪不易融化,故名。有古詩云,“岷山多峭壁,寒色聚南峰。”
北岸溫泉:“靈泉溫且旨”,古稱靈泉,俗稱北門泉,在岷州衛(wèi)城北門外、洮河南岸。北門泉系南水泉,夏天清涼,冬天不結(jié)冰,“凡泉皆寒冽,茲泉獨(dú)自溫。”
洮水流珠:歐陽忞撰文寫道:“洮水冬初冰凝,圓如珠子,蔽水而下。”洮州八景和洮陽八景里也有洮水流珠。著名作家雷達(dá)在散文《天上的扎尕那》寫到了洮水流珠:“記得20世紀(jì)60年代的一個冬日,我曾在岷縣看過洮河,只見貼近水面之上有一層冰粒,經(jīng)陽光一照,像一條河上平行著的另一條銀河,美麗絕倫。不知此景觀還存在否?”
“岷州八景”現(xiàn)幸存西嶺晴云、東坡晚照、洮水流珠、龍?zhí)队吃?個自然景觀。
- 2024-01-03螞蟻工房:木藝愛好者的造夢空間
- 2024-01-03蘭州市文旅局發(fā)布文明旅游溫馨提示
- 2024-01-03元旦假期攬客61.94萬人次 攬金32798.65萬元 蘭州市旅游市場喜迎開門紅
- 2024-01-03蘭州夜游黃河水上巴士入選全國旅游公共服務(wù)優(yōu)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