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wǎng) >> 甘肅文化 >> 人文之旅

秦川,風從敦煌來

22-01-07 09:47 來源:甘肅日報 編輯:趙滿同

  原標題:秦川,風從敦煌來

  秦川在拍攝現(xiàn)場。本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秦川(左二)、安秋(右二)導演在《敦煌畫派》片場。

  秦川及劇組進行《黑戈壁·黑喇嘛》的拍攝。

  秦川在第八屆優(yōu)秀國產(chǎn)紀錄片及創(chuàng)作人才推優(yōu)活動頒獎現(xiàn)場。

  《敦煌伎樂天》劇照。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金城,陽光明媚,時光靜好。

  在自己的工作室,秦川完全沉浸其中,渾然忘我。連著幾天,他一直在對四集紀錄片《敦煌,千年不散的筵席》央視播出版的字音校對和畫面進行修改。

  “羊肚筋膜豐富,臨出爐的剎那,澆上一股醋,趁熱咬上一口,酸爽滑嫩的快感直沖頭頂……”光看著誘人的畫面,聽著誘人的解說,就讓人忍不住一個勁地咽口水,秦川自己也時時被美味“誘惑”,笑著坦承:“剪著,剪著,就餓了。”

  秦川,我省著名紀錄片導演。此前,他剛剛從新疆拍攝《石窟中國》回來。

  “甘肅的石窟群,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我基本拍了個遍。而《石窟中國》將展現(xiàn)中國石窟全貌,剛好讓我‘補’全‘石窟課’,令我特別興奮和期待。”從2004年起,自稱“敦煌土著”的秦川從敦煌出發(fā)、守著敦煌拍了十幾年,先后拍了15部、60多集紀錄片,最終的成片總時長“兩天兩夜不吃不喝才能看完。”

  風,從敦煌來,不眠不休。

 ?。ㄒ唬?/p>

  1965年1月,秦川在敦煌莫高鎮(zhèn)出生。

  莫高鎮(zhèn)離莫高窟很近,幼年的秦川就時常沐浴在“敦煌風”中,樂此不疲。莫高窟每年雷打不動的四月八廟會,在秦川記憶里“比過年還熱鬧”。

  這一日,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不等天亮便拖家?guī)Э?,帶上吃喝,趕著馬車、驢車,趕往莫高窟。其時,敦煌城里萬人空巷,前往莫高窟的路上,則如記載:“車馬喧鬧,游人絡繹?;蜉p裘緩帶簇雕鞍,錦城濠畔;或鳳管鸞簫敲玉板,高歌紫陌村頭。”

  一派熱鬧繁盛景象。

  小時候的秦川,最喜歡在四月八跟著家人去莫高窟,“鉆各種洞子。”那時候,莫高窟的洞窟還沒有門。

  其時,秦川對敦煌懵懂無知。莫高窟就像當時當?shù)氐臅r代廣場一樣,只圖個熱鬧好玩。

  后來當了記者,秦川一年跑幾十趟莫高窟,可寫來寫去,來來回回“敦,大也;煌,盛也。”秦川不干了,莫高窟的博大精深,敦煌老百姓說不上就說不上,可作為媒體人,實在說不過去。

  (二)

  秦川想找到“敦煌文化的源頭”,他向臺里提出拍攝紀錄片《大河西流》的建議。

  思路,他都想好了。

  那是2004年,酒泉電視臺當時的條件并不好,不僅設備中低檔,也沒有專業(yè)的攝影師、剪輯師、燈光師,所以,秦川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都說:“這個人太可笑了,想出名想瘋了。”

  可秦川執(zhí)拗。他帶著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事,在敦煌整整跑了3年,很多地方都是荒無人煙、從無人涉足的地方。

  “8集片子投資不到10萬元。對于大團隊來講,幾乎等于沒有投資。”這是秦川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印象格外深,時隔近20年,拍攝過程依然恍如昨日,歷歷在目。

  采訪車是臨時借來的,現(xiàn)場拾音的話筒挑桿是一根自制木棒,每天野外工作十幾個小時,最長的一天晝夜奮戰(zhàn)22個小時,涼水、干餅就黃瓜就是可口的午餐;拍攝時間要么利用節(jié)假日,要么平日里加班一點點“攢”出來,沒有補助、沒有加班費,可“有夢想啊”,干得賊起勁。

  隨著拍攝的一點點推進,秦川驚喜地發(fā)現(xiàn):疏勒河不僅連通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和巴比倫,傳播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也把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和伊斯蘭文化交匯融合在一起,產(chǎn)生了輝煌燦爛的敦煌文化和絲路文化,“疏勒河,就是‘敦煌文化的源頭’,敦煌的母親河啊。”

  2005年5月,包含《敦煌的母親河》《中國長城的盡頭》《脫水的城堡》《西出陽關》《尋找玉門關》《三危佛光》《飛天情緣》《拯救敦煌》8集的紀錄片《大河西流》終于“呱呱墜地”,在酒泉電視臺首播,隨后又在敦煌市開了一場觀影會,贏得“一片叫好聲”,一舉“扭轉乾坤”。

  2006年12月,《大河西流》在《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播出,疏勒河連同秦川的名字開始為人所知。

  第二年,《大河西流》為酒泉摘取了第一個國家級電視節(jié)目大獎——2005-200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優(yōu)秀電視專題片提名獎。

  《大河西流》堅定了秦川的信心,也讓秦川為自己定下不成文的“規(guī)矩”:凡拍紀錄片,從立項開始,就得是央視標準,全國水平。

 ?。ㄈ?/p>

  秦川創(chuàng)作生命的轉折點,交匯于紀錄片《大河西流》。

  拍攝《大河西流》的時候,秦川采訪了正在西部探險的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楊鐮?!洞蠛游髁鳌凡ビ硶r,楊鐮和同事紛紛熱議。楊鐮“糾正”大家“這可不是央視拍的,是酒泉臺拍的”的時候,同事們直呼“不可能”。

  可楊鐮知道,楊鐮相信。他找到秦川,直接授權秦川以自己的著作《黑戈壁》為劇本,拍攝同名紀錄片。

  曾經(jīng)叱咤大西北黑戈壁的“黑喇嘛”丹畢加參,一度讓新疆、甘肅、內蒙古的老百姓視為洪水猛獸。20世紀初葉,他的一舉一動甚至牽動著整個亞洲的神經(jīng)。但時隔多年,能找到的也僅有一段碉堡戰(zhàn)壕,還涉及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該如何“復活”這段歷史呢?

  翻越祁連山、天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穿越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此后兩年時間里,秦川帶領攝制組拍攝了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的大量歷史遺跡,采訪了十余位草原牧民、人文學者,生動再現(xiàn)了20世紀初中亞歷史上轟動一時的“黑喇嘛”傳奇。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緊張激烈的脈絡沖突、變幻莫測的片子結局……2008年12月,《黑戈壁·黑喇嘛》在《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播出,引起巨大反響。

  2008年11月,《黑戈壁·黑喇嘛》一舉摘得“第五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的“十佳紀錄片獎”。第二年4月,又受邀赴卡塔爾多哈參加“第五屆半島國際紀錄片節(jié)”展映單元。

  這是秦川第一次走出國門,亮相國際紀錄片節(jié)。

  (四)

  “今年,也不能掛‘空擋’啊。”

  這句話,像“鬧鈴”,適時響起。

  一部接一部登上央視,一部接一部獲獎,秦川,正在興頭上,特別是,“敦煌就像個寶庫,隨時打開都有新題材。”

  2009年,秦川要拍《敦煌書法》。

  他知道,在敦煌的藝術寶庫中,除了壁畫彩塑,還有一枝光芒四射、瑰麗多姿的藝術奇葩——敦煌書法。

  敦煌,是中國書法的重要發(fā)源地。敦煌書法范圍甚廣,從藏經(jīng)洞出土的書寫本到古遺址出土的漢簡、石窟題記以及現(xiàn)存的碑碣,時代久遠,數(shù)量巨大,書體多姿,行草隸篆皆備,其功力法度、審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贊嘆!

  敦煌,有大量漢代到宋代的書法真跡,這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漢字第一次脫離識讀功能而成為獨立的抽象藝術——草書,也發(fā)生在敦煌……關于“敦煌書法”,可以說的話、講的故事太多太多了,秦川“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四集《敦煌書法》七個月的拍攝,讓秦川“特別過癮”, “情景再現(xiàn)”的表現(xiàn)方式,仿若時空穿越,讓他與古代書法家親密地“朝夕相處”起來:

  ——東漢,張芝敦煌家中后院。正在揮毫潑墨的張芝,看到家人將絹帛送去染房染色,突發(fā)奇想,若在白絹上寫字,如何?

  其時,紙張剛剛發(fā)明出來,還比較粗糙,尺幅不大,價格不菲,書家很少用。而西漢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章草,也“只能像豆子一樣,一個一個‘蹦’出來,是無法‘連體’的。”

  鋪開絹帛,蘸墨提筆,張芝行云流水般一口氣寫下去,感到從未有過的酣暢淋漓,“因為絹尺幅大,且細膩、吸水性極好。”

  就這樣,草書誕生了。那一刻,漢字從認讀工具,真正成為一門石破天驚的書法藝術;那一刻,一顆巨星在中國敦煌閃耀登場,又整整影響后世1800多年。

  ——敦煌漢簡發(fā)現(xiàn)之前,人們不知道漢代人寫的毛筆字是什么樣的。只能通過漫漶不清的石刻,通過刀法看筆法,“可筆鋒下的輕重緩急,是雕刻家的,不是書法家的。”

  ……

  2011年11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公布2010年度國產(chǎn)紀錄片及創(chuàng)作人才扶持項目評選結果,《敦煌書法》喜獲“優(yōu)秀國產(chǎn)紀錄片中篇獎”。

 ?。ㄎ澹?/p>

  2013年,受甘肅省委宣傳部委托,秦川又開始創(chuàng)作拍攝6集大型紀錄片《敦煌畫派》。

  這一次,秦川拍了整整三年。三年中,秦川長途跋涉數(shù)萬里,搜集到大量鮮為人知的故事線索,終于將敦煌畫派紛繁復雜的碎片一一厘清,勾畫出一幅波瀾壯闊的中國美術畫卷。

  “這三年,非常痛苦,簡直痛不欲生。”秦川的言語神情中,透著化不開的痛,盡管這只是回憶。

  秦川、安秋兩位導演花了整整五六個月的時間,整理學術資料,最終形成26萬字的學術本和分集大綱。

  “既要有學術價值,又要有藝術價值,還要有觀賞性。”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秦川他們跑了七八個省,在畫面呈現(xiàn)上也是絞盡腦汁,頗費心思。

  拍“敦煌畫派”,常書鴻、張大千、于右任、段文杰、董希文、吳作人、關山月、常沙娜、李其瓊、萬庚育、史葦湘、歐陽琳、孫紀元、何鄂……繞不開的閃耀之星,名單很長很長。

  可該怎么呈現(xiàn)呢?

  紀錄片《敦煌畫派》一開場,張大千這位21世紀全世界公認的畫家率先登場,“張大千的權威性、影響力不容置疑,他都拜倒在敦煌壁畫面前了,那么敦煌在中國美術史乃至世界美術史的地位也就毋庸置疑了。”秦川想借“大千”之力,讓觀眾一下子就對敦煌有一種仰之彌高的印象。

  事實證明,秦川“賭贏了”。

  時隔8年,拍攝萬庚育的一幕幕場景,猶在秦川眼前。

  2013年5月10日那一天,當時已92歲高齡的敦煌美術家萬庚育老人鄭重地打開抽屜,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方絲帕,又小心翼翼地展開——徐悲鴻、廖靜文、吳作人、李苦禪、董希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20多位美術大家的簽名,竟密密麻麻匯集在這方小小的絲帕上。

  作為徐悲鴻的弟子,萬庚育并非尋常人,她和許多仁人志士一樣,半個世紀都在敦煌,看慣了大漠長天,孤泉冷月,黃沙絮絮,卻在漫天黃沙即將把數(shù)百個燦爛奪目的洞窟掩埋和毀滅之際,用滿腔熱血挽救敦煌,保護敦煌,研究敦煌。

  萬庚育喜結連理的日子,徐悲鴻帶著師生前來祝賀,就用毛筆在這方絲帕上一一簽下名字。自此,這方絲帕成了萬庚育最珍貴的寶貝。文革時,又害怕,就拿水洗,竟洗不掉。

  真是萬幸啊,手絹皺皺巴巴了,可簽名依然清晰。拍攝時,萬庚育因腦梗已基本失去語言能力,日常交流全靠子女翻譯。可當導演安秋問她:“您這一輩子,跑到敦煌,受了那么多苦,后悔不后悔?”時,老人突然說話了:“不……后……悔……”

  “為什么不后悔呢?”

  “藝術……藝術……藝術……”老人重復了好幾遍,令人動容。

  ……

  2016年1月18日,在蘭州萬達影城舉辦的首映式上,紀錄片《敦煌畫派》得到了觀眾一致好評。

  “秦川,這是不是你拍得最好的片子?”首映式后,有人問。

  “不敢說最好,但這是我拍得最難的片子。”秦川實話實說。

 ?。?/p>

  2018年2月的一天,秦川正騎著自行車在酒泉的大街上溜達,突然接了個電話,電話內容是讓他接拍一部叫《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是敦煌首次跨出國門,與其他國家做一次跨越萬里的文明對話。

  秦川心里清楚,自己對吳哥窟一無所知。但他相信,敦煌可以和任何一種文明對話,“把敦煌吃透了,再去對話,找共同點,找不同點,就不難。”

  此后,秦川、安秋兩位導演開始“惡補”吳哥窟。其時,有關吳哥窟的書并不多,但癡迷吳哥窟、每年要去好幾回吳哥窟的臺灣著名作家蔣勛,寫了不少吳哥窟的書,《吳哥之美》便是其中經(jīng)典。

  身未動,心已遠。不斷“惡補”之下,秦川對吳哥窟心向往之,也發(fā)現(xiàn)了莫高窟、吳哥窟的諸多異同——

  莫高窟、吳哥窟的重新發(fā)現(xiàn),乃至被推向世界,竟然是同一個時代的同一個人參與其中。此人名為伯希和。

  巧,還巧在:后來,法國人把吳哥窟的石雕,偷運到法國巴黎;其時,藏經(jīng)洞亦被發(fā)現(xiàn),伯希和組建考察隊來到敦煌,用相當于法國市面上一件文物的價值,拿了7000多件敦煌寶貝,也偷運至法國巴黎。

  100多年前,兩大古跡,遭同一批人以同樣方式的“發(fā)現(xiàn)”;并且,兩大文明在同一家博物館、同一間展廳展出,這家博物館正是法國吉美博物館。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物,有這樣奇妙的機緣。”秦川已經(jīng)感到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那噴薄欲出的巨大沖擊力。

  “太美了,太震撼了!” 秦川第一次到吳哥窟,就被巨型石雕所構筑的空間藝術震撼了。他舍不得放過任何一塊石頭,“吳哥窟的雕塑太細膩了,就像拿著針在石頭上繡花。”

  “藝術之美是不需要翻譯的。”鏡頭里,吳哥窟的精美雕塑一一呈現(xiàn);腦海里,莫高窟的精美壁畫一一映出,舉著攝像頭,秦川突然“頓悟”,語言不同、民族膚色不同,美的藝術可以讓人心連通起來,“這不就是‘一帶一路’講的‘民心相通’嗎?”

  沒錯,沒錯,“民心相通”,最佳的打通方式就是藝術,“‘一帶一路’建設,就應通過文化進行更多溝通。”

  2019年8月31日15時,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首映,成為“一會一節(jié)”閉幕式上的最大亮點。

  其實,播映之前,有人擔心兩集100分鐘太長,特別是怕不少嘉賓年齡大,坐不住,建議只播一集。

  可秦川犟,別人說什么都不聽,堅持兩集全播。結果,全場1200多名嘉賓安安靜靜看完,劇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第二年,入選第八屆優(yōu)秀國產(chǎn)紀錄片及創(chuàng)作人才扶持項目優(yōu)秀長片獎、榮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長片“十優(yōu)”作品、中宣部2020年度優(yōu)秀地方外宣品二等獎……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先后摘得4項全國大獎,還在河北衡水劇院,捧得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優(yōu)秀紀錄片提名獎。

  從莫高窟前仰望星空,到衡水湖畔摘下“星光”;從黑戈壁到紅地毯,秦川走了整整20年。

  他走得步履鏗鏘,別人“恨”他,“秦川,你太不厚道了。收那么少的錢,這不是破壞行情嗎?”

  “真的是情懷。”秦川笑笑,自嘲對自己確實挺“刻薄的”,拍了15部紀錄片,做導演沒導演費、寫稿子沒稿費、攝像沒攝像費、剪輯沒剪輯費,沒錢咋辦?就“拿肉夯唄”,透支休息時間、透支身體……

  (七)

  很多人知道,秦川拍了《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很多人不知道,在拍《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的同時,他還接了紀錄片《中國石窟走廊》的拍攝。

  兩個都是大片,還要同時交稿,只有一年時間,秦川心里暗自叫苦,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

  “太狠了。對自己太狠了。”秦川知道,這就相當于頭上頂著兩個大罐子,還要快速奔跑,還不能讓罐子掉下來,2018年、2019年,拍這兩部片子的時候,秦川過著“非人”的生活。

  好在,兩部片子都是石窟,有交叉、有穿插。

  好在,兩部片子都讓秦川興奮。

  甘肅,最值得驕傲的歷史文化資源之一,便是綿延三千里的石窟走廊。不僅最古老的石窟在甘肅,甘肅石窟營造延續(xù)時間也是最長的,長達1600多年,而且,千年營造從未中斷過。秦川趁機將甘肅境內石窟群的歷史脈絡、文化價值,全部梳理出來了。

  莫高窟代表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創(chuàng)造精神,代表了最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自信。

  中國的文化記憶、民族記憶,以及記憶的細節(jié),都保存在敦煌,要喚醒民族記憶,敦煌就是最好的“開關”……

  “敦煌,是文化和藝術的汪洋大海。有著窮其一生也做不完的文章。20年,我只是舀了敦煌的一瓢水而已。”說起敦煌,秦川興奮起來,滔滔不絕。

  風,從敦煌來。只有起點,從無終點……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wǎng)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

精彩推薦

  • “新年新衣”助力圓夢  定西通渭黎家莊教學點20名學生收到新年禮物倍歡喜 “新年新衣”助力圓夢 定西通渭黎家莊教學點20名學生收到新年禮物倍歡喜
  • 圖解|政協(xié)甘肅省十二屆五次會議建議議程 圖解|政協(xié)甘肅省十二屆五次會議建議議程
  • 2022定西冬春季冰雪溫泉游活動啟幕 2022定西冬春季冰雪溫泉游活動啟幕
  • 在學思踐悟中砥礪初心使命 不斷開創(chuàng)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 ——甘肅省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在學思踐悟中砥礪初心使命 不斷開創(chuàng)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 ——甘肅省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 甘肅省政府黨組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和宋亮嚴重違紀違法案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任振鶴主持并作總結講話 甘肅省政府黨組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和宋亮嚴重違紀違法案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任振鶴主持并作總結講話
  • 尹弘在參加指導蘭州市委常委會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  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智慧力量 更好彰顯省會城市的責任與擔當 尹弘在參加指導蘭州市委常委會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 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智慧力量 更好彰顯省會城市的責任與擔當
  • 【警察節(jié)特刊】2021年甘肅查處1194萬起交通違法 161萬人申領“電子駕照” 【警察節(jié)特刊】2021年甘肅查處1194萬起交通違法 161萬人申領“電子駕照”
  • 【警察節(jié)特刊】護航全市經(jīng)濟發(fā)展 蘭州公安經(jīng)偵交出這份答卷 【警察節(jié)特刊】護航全市經(jīng)濟發(fā)展 蘭州公安經(jīng)偵交出這份答卷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慧眼識車 守正篤行——記2021甘肅“最
2   “新年新衣”助力圓夢 定西通渭黎家莊
3   【兌現(xiàn)莊嚴承諾 辦好為民實事】讓老師
4   定西冬春季冰雪溫泉游啟幕
5   2021年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成績單”出
6   近三年來甘肅省現(xiàn)行命案100%全破
7   甘肅省公安廳舉行“向人民報告”系列新
8   讓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步子邁得開走得穩(wěn)——定西
9   首批省職業(yè)教育紅色文化研學旅行示范基
10   去年12月 隴原平均氣溫為近5年來最高
11   甘肅省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腫瘤取得新突破
12   圖解|政協(xié)甘肅省十二屆五次會議建議議
13   蘭州市大氣辦發(fā)布1月份第一周空氣質量
14   近三年甘肅省現(xiàn)行命案100%全破
15   “小寒”節(jié)氣 氣溫不太“應景” 未來幾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